借路谈校史,长路载事传情思
初冬至,微风起;暖阳高悬,树影斑驳。行人三五成群,谈笑间走过。风吹黄叶起,思绪随叶飘,脚下的路延伸进脑海,令人思绪万千——川农大有怎样的路?川农大曾走过怎样的路?川农大又开辟了怎样的路?
郁郁葱葱林荫路
梧桐大道可谓川农校内最灿烂的风景,春夏的苍翠,秋冬的金黄,四时不同景,时时惹人爱。晴天,地面铺满细碎的阳光,目光所触连树木也散发出温暖之意;雨天,听雨打枝叶,看叶片上滑落的水珠在地上绽开,别有一番幽雅趣味。徘徊在梧桐大道,褪去喧嚣,放空大脑,渐渐理解“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在这片刻的宁静中,生活的美好昭然若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棵棵梧桐陪伴了一代代学子。当他们走出母校,走上各异的道路,也许会在某个瞬间想起川农,想起熟悉的梧桐大道。
(春夏季节的梧桐大道)
(秋冬季节的梧桐大道)
风雨兼程百年路
自1906年诞生起,川农已走过117年历程。百余年岁月间川农共经历了九个办学阶段。清末成立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是川农的历史源头,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设立。1912年辛亥革命后,先更名为四川高等农业学校,后再次更名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增设部分专业。1927年,川内五所学校合并组成公立四川大学,此为川农一进川大。随后又在1931年改办独立学院,定名四川省立农学院。1935年再次并入川大,为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直到1956年迁往雅安独立建院,成为四川农学院,并在1985年获批改名四川农业大学,沿用至今。川农一路走来道路曲折,最终在坎坷后步入坦途。
(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川省立农学院校门)
(八十年代初四川农学院校门)
攻坚克难科研路
“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字字珠玑的校训被每个川农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秉持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的理念,川农在科研领域成绩斐然。累积获得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一等奖73项。70%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在内的多个科研平台。产出的众多成果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川农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每位勤勤恳恳、拼搏奋进的川农人,他们将乘长风破万里浪,驶向未知的远方。
(雅安校区校史馆内获奖证书)
长路漫漫亦灿灿,川农大在条条大路上行稳致远,川农人也在川农铺就的路上昂首奋进。前路永无止境,脚下步步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