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大厅 > 正文

倾听先辈故事,传承五四精神

2023-05-04 17:04:50 作者: 学生校史文化服务中心/文 陈昀菲/审访问量:131

百年前,无数青年学子和工人阶级走上街头,振臂高呼,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104年后的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四精神已写入了每位学子的精神血脉。回首峥嵘百年史,川农人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砥砺前行。下面,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的书页,了解川农革命先辈们对五四精神的传承与诠释。

一、书生岂是空议论,五四奋起满腔血

1919年,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成都后,读中学的康明惠反帝爱国热情高涨,积极参加成都学界后援会组织领导的游行示威和抵制仇货运动,抗议帝国主义罪行和北洋军阀政府出卖主权、镇压学子的卖国行为。

康明惠

二、青年学子涌起,川渝新生勃发

1920年暑假期间王右木前往上海考察期间,会见了陈独秀等人,了解到上海和各地筹建党组织和《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情况,深受启发。在他返川后,即于年底在明远楼成立马克思读书会。这是五四运动以后,四川地区最早诞生的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任务的革命群众组织。

王右木

马克思主义读书会部分成员在成都皇城内合影

1922年在党中央和团中央的指导下,王右木在四川成立了"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团员包括了王右木、张秀熟等四川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

1922年夏,康明惠加入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立即投入到四川教育经费独立运动中,成为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在该运动中的重要领导者。此次运动中,康明惠积极奔走,发动师生参加集会,最终逼迫四川军阀同意以肉税支付拖欠的教育经费,取得运动的最终成功。

三、五四余音绕梁,人声振聋发聩

1921年1月,王右木在四川创办了第一个公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刊物《新四川旬刊》。王右木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四川封建势力和地方反动军阀的极大恐慌,他们很快便将《新四川旬刊》查封了。之后,王右木又在成都创办了《人声》报。何谓"人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该报"应鼓动人民起来大声疾呼,提出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代表人民的呼声"。《人声》报公开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运动的行动指南和最终奋斗目标,对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动员。

《人声》报(来源:成都市档案馆)

岁月失语,唯史能言。历史的长河不断冲刷掉过往,而所沉淀下来的是永恒的精神。我们川农人仍将传承和发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踔厉奋发,各尽所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 2016 四川农业大学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0835-2882932;028-8629312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老校区艺术楼二楼档案馆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