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大厅 > 正文

【川农大手稿遗珠】杨开渠最后一封信

2023-03-28 15:20:20 作者: 档案馆(校史办)/文 潘坤/审访问量:23

【川农大手稿遗珠】杨开渠先生最后一封信

编者按:在川农大117年的校史长河中,有许多先贤前辈留下了大量的书信、日记和诗词作品等珍贵手稿,生动地反映了他们的人生感悟、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回顾学校创业奋斗的光辉历史和解读“川农大精神”的宝贵史料。为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视察时提出的“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关于“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表述精神,特推出“川农大手稿遗珠”系列连载专栏,以飨广大师生校友。

作者简介:杨开渠(1902-1962),号顽石,浙江诸暨人。我国著名农业教育家、水稻科学家,193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农实科,1936年起一直在四川大学农学院以及四川农学院任教授,历任农艺学系主任,川大农学院副院长,四川农学院首任院长。他最早在长江流域倡导种植双季稻,是中国再生稻理论的奠基人,也是“川农大精神”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手稿简介:这封信是杨开渠教授人生中的最后一封信,写下这封信和拍摄病床照时,他的生命已经即将走到尽头。当时他已罹患癌症,面容清瘦,但仍在病床上手捧讲义,并仰卧书写了这封他给稻作室(今学校水稻研究所)全体同志的信。当时,杨开渠教授身边人员向其隐瞒了真实病情,所以他在信中写到“既来之,则安之”,“慢性病只有慢慢静养了”。虽然当时他缠绵病榻,心生苦闷,正如他所写的:“一只高飞在天上的野鹰,一旦关在笼中,苦闷是有的”,但他仍然牵挂水稻科研事业,针对当时刚刚经历过粮食浮夸风,在冒进左倾氛围下的提出的水稻科研计划,他客观地评价:“你们原来的计划是太大了,目标不够明确”,并十分冷静地提出了把握水稻研究的目的、步骤和计划的一系列主张,鲜明地展现出一位爱国水稻科学家的科学家精神。

手稿原文转录:

稻作室全体同志们:

收到你们的信,使我非常高兴。我的生日,承你们亲切的慰问和祝贺,我很感谢。我的情况,想李实贲同志已经告诉你们了,现在是只好“既来之,则安之”。一只高飞在天上的野鹰,一旦关在笼中,苦闷是有的,但好在我有党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同志们的昼夜看护,慢性病只有慢慢的静养了。

你们的科研计划我看了后,已当面和实贲同志讨论,并写了我的个人意见,大家可以讨论。我认为研究稻作科学,也和其他科学一样,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事是要一件一件做的,登高自卑,行远自迩,这是一定的科学原则,我们不能一步飞上天,也不能一两年内把所有的问题包干。譬如登山,不到山顶,等于不登;譬如掘井,见不到泉水,还是不掘。做研究工作,切不可似是而非,或半途而废,这种教训,我过去是经历过的。你们原来的计划是太大了,目标不够明确,要仔细考虑轻重缓急和主次,稻作室过去数年或者也可说我二十多年来,主要的力量放在四川省的双季稻方面,今后两三年内也当如此。必须把这一重要工作有了结果才向其他目标进攻,不知我的意见对否,请大家批评。

这信是仰卧在床上写的,字有点潦草,请大家原谅。

专此奉处,并致

敬礼

杨开渠

61.11.8



Copyright © 2016 四川农业大学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0835-2882932;028-8629312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老校区艺术楼二楼档案馆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