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大厅 > 正文

校史上的今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2-11-29 09:01:27 作者: 学生校史文化服务中心/文 陈昀菲/审访问量:153

校史上的今天|2010.11.29|陈代文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建校百余年以来,川农大始终向着光明的道路昂首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数代川农人秉承着“川农大精神”,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为川农大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2010年11月29日,校史上的今天,陈代文、吴德、杨凤等的“母猪系统营养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为陈代文教授

2010年11月29日,由我校陈代文教授主持,吴德、杨凤等教授参与完成的《母猪系统营养技术与应用》获评2010年度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我校继2008年荣廷昭院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李仕贵教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来,连续第三年获得的国家级科技大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5大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之一,主要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

作为我国动物营养学界的知名专家、猪营养研究领域的重要领跑者,陈代文率领团队为四川乃至全国生猪养殖业贡献良多,2010年、2018年曾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大奖,2020年又被授予“四川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并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全新的猪抗病营养原理和技术体系,建立起全世界第一套猪抗病营养需求参数,成为安全、健康养殖的突破性技术,为我国进入养猪无抗时代提供了有力的营养科技支撑。

潜心钻研 以汗水浇灌收获

——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由于营养研究的需要,很多实验尤其是营养代谢实验为了数据准确,研究人员必须守在猪圈,长时间和猪在一起,这就注定了“猪营养的研究论文只能写在猪圈里”。为了搞研究,陈代文曾在内江一处猪场一待就是3个月,在猪圈里搭了张床,和猪儿住在一起。80年代初的冬天,猪场里没有任何保暖设备,晚上常只有1-2摄氏度。自己吃不饱穿不暖,但他却把猪儿照顾得像自己的儿女,用拖布把猪圈拖得干干净净;猪儿一叫随时查看;生崽了一刻不离地看顾;为了保证实验准确,采样标本不落地受污染,还直接用手接过粪便……

经过多年无数次反复试验,陈代文和团队确定出了猪生长全程营养需求参数150个,制定和修订中国《猪饲养标准》。在理论上,他构建的生猪生产效率评价新指标,即以每头母猪终身生产优质瘦肉量和每千克瘦肉饲料消耗量为指标的评价新方法,推动了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在技术上,他1985年建立的仔猪阶段营养技术,比国际上提出的“三阶段”饲养法还早三年。这一技术的应用使肉猪生产效益大大提高,在肉猪出栏量和产肉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四川母猪年饲养量从600万头降低到400万头。成果在全国1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10余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15亿元。2010年,他主持的“母猪系统营养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陈代文的脑海里,没有节假日概念,每一天对他来说都需要争分夺秒,需要忘我投入。即使在拿到国家大奖后,他也从没想过要休息一下,而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孜孜以求。他说:“要改变现状我们一刻也不能懈怠!”

一心为民 以实干笃定前行

——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陈代文身上透着科学家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他常说:“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就是科学家的责任。”

上世纪90年代,他受邀参加一次猪饲料添加剂鉴定会。这种添加剂可大幅提高瘦肉产量,换回可观收益,深受企业和农民欢迎。当专家们对新产品投去赞赏的目光时,陈代文却泼了冷水,认为新产品存在安全危害,喂过这种添加剂的猪肉将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强烈反对通过鉴定并推广。若干年后事实证明,他当时极力反对的新产品,就是后来被公众高度关注、国家明令禁止的“瘦肉精”。

意识到进入新世纪后人们吃上“放心肉”的需求日益增长,他带领团队又开始进入猪抗病营养新领域,率先提出猪营养抗病理念,用“食疗”代替“药物”,以此减少抗生素等对人存在安全隐患的药物在养殖中的使用。

“你们还准备抢动医的饭碗?”一开始,各种质疑的声音纷至沓来,甚至团队中也有年轻人提出放弃,但陈代文没有气馁,困难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国际上没有,那就让我们走在前列。”十多年里无数个日夜的沉潜钻研,他终于带着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全新的猪抗病营养原理和技术体系,建立起全世界第一套猪抗病营养需求参数,成为安全、健康养殖的突破性技术,为老百姓实现从没有肉吃到有肉吃,从有肉吃到放心吃的转变提供了有力的营养科技支撑。2018年,陈代文凭借这项成果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代文教授和他的团队,贯彻了“川农大精神”,兴农报国、艰苦奋斗,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情,坚持在为人民谋福祉的道路上,为我们树立了为人为学的楷模。如今,“川农大精神”进入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川农人,我们更应当积极传承与弘扬“川农大精神”,取其精华,将其发扬光大,争做新时代的青年!

参考资料:《陈代文:献身猪营养事业 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Copyright © 2016 四川农业大学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0835-2882932;028-8629312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老校区艺术楼二楼档案馆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