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大厅 > 正文

我校红色档案入驻建川博物馆

2020-12-03 16:02:50 作者: 陈昀菲 杨雯/文访问量:155

我校红色档案入驻建川博物馆

  

 

“这确实是很重要的抗战史料!” 翻看着我校捐赠档案的四川省人大常委、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秘书长、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点头道。12月2日,在建川博物馆,我校向建川博物馆捐赠抗战期间我校杨开渠、杨允奎两位先生为四川粮食增产做贡献的相关档案材料。

此次我校捐赠的档案材料包括杨开渠、杨允奎两位学者抗战时期有关农业增产研究的部分非孤本史料原件及科研记录、个人日记等复制件,共计19件。其中,《再生稻研究之一:品种间重要性状之相关性》《再生稻浅说》等6件档案为原件;杨开渠教授抗战时期所写爱国日记《生命的点滴》、研究文章《民族复兴最后根据地:四川省当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再生稻栽培之理论及其对战时粮食增加之意义》,杨允奎教授的四川稻麦改进所完成的《试验工作报告》等10件档案为影印件。这些档案均直观反映出我校先贤在民族危亡时期通过农业科研促进粮食增产保障全国抗战,为抗战取得最终胜利所做的贡献。

 

档案馆(校史办)馆长潘坤一行代表学校将档案材料进行了捐赠,并对档案有关情况向樊建川作了介绍。樊建川向学校表示感谢,并就史实细节问题进行了询问。他表示,此次捐赠的档案将在建川博物馆川军抗战馆中以专柜形式进行展示,他希望双方今后在抗战历史挖掘、整理、保护等方面多进行沟通。双方就加强合作,开展师生来馆学习参观,进一步捐赠英烈校友档案复制件用于建党百年纪念馆馆藏达成了一致意见。

捐赠仪式后,潘坤一行在解说员陪同下参观了建川博物馆抗战系列、红色系列纪念馆等,在川军抗战馆中,通过一件件历史文物进一步了解了四川30万川军出川抗战、300万壮丁奔赴前线的悲壮历史;在抗战老兵手印广场,通过瞻仰5700多位抗战老兵鲜红手印,感受老一辈卫国勇士们,用双手挥舞大刀、长矛,投掷手榴弹、埋地雷、炸碉堡,共同抒写的伟大抗战精神。而即将入驻川军抗战馆专柜展示的我校红色档案,将进一印证四川为抗战作出的不可磨灭贡献,也让更多的师生校友、社会人士了解我校先贤农业科研抗战的热血与心血。

 

杨开渠教授(1902—1962)是我校迁雅建院后四川农学院首任院长,我国著名的水稻家,“川农大精神”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发表长达两万多字的《民族复兴最后的根据地:四川省目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一文,以民族危机加深,四川成为最后根据地为视角,提出了改革四川稻田耕作制度,试验种植双季稻和旱稻来提升粮食产量的一系列建议。1937年,他又提出开展“一年之内的紧急增产计划——再生稻种植”,以期缓解抗战严峻形势下的粮食危机,并呼吁后方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为抗战胜利,为民族的生存和解放而奋斗。农业科研工作之外,抗战中他还曾多次捐赠工资、稿费等收入,彰显出时穷节现的学者风骨。

杨允奎教授(1902-1970),我校迁雅建院后四川农学院第二任院长,我国作物数量遗传育种学科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玉米育种专家。1935年起任教于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发表《讨论抗战开始四川粮食之筹划》一文,对如何提高四川粮食产量以应对时艰进行了探讨。他创办四川稻麦试验场(后改称四川稻麦改进所),通过引进美国资源进行杂交,与同事一道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玉米、小麦等多个优良品种,大大增加了川省玉米、小麦产量,为当时的四川抗战粮食输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还在学校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号召大家以捐款捐物等方式共同支援抗战活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据了解,抗战期间四川以一省之力为全国贡献约三分之一的粮赋,成为支撑中国抗战的大后方。1945年10月8日的《新华日报》曾刊出社论《感谢四川人民》一文,其中写道:“在八年抗战之中,这个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之大后方的主要基地,就是四川。……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的……粮食是抗战中主要的物质条件之一,而四川供给的粮食,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八千万石以上,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1946年,蒋介石在演讲中称“四川同胞的输财输粮征工征粮的数量和成绩,都在各省之上,这在将来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必将永垂不朽”。

 

 

 



Copyright © 2016 四川农业大学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0835-2882932;028-8629312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老校区艺术楼二楼档案馆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