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展厅 > 川农英杰 > 川农老校长 > 正文

曾省: 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院长(1935年-1938年7月)

2018-10-09 15:44:47 作者: 访问量:


曾省,又名曾省之,农业昆虫学家,1899年9月生于浙江瑞安。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科毕业,留校任助教。1929年,经秉志等的推荐,得到中华文化基金资助,前往法国里昂大学理学院攻读昆虫学、寄生虫学和真菌学,1931年获理学博士。1932年回国,被聘任为青岛大学生物系主任兼教授,并开展海洋生物的研究工作。1934年前往济南筹建农学院,并任院长。1935年至1938年7月,出任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院长。

曾省在担任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院长期间,在教学、科研、科研推广等方面为农学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加强研究工作交流、促进师生研究的兴趣,曾省规定,利用总理纪念周时间,由各研究室轮流派员报告自己的研究工作情形。1936年4月13日,曾省首先向全院师生报告了他的昆虫研究情况,开创了川大专家报告的先河。自此,农学院诸教授在纪念周轮流向师生报告自己的研究情况,促使农学院研究工作有很大的进展。这对于活跃学院学术空气,扩大学生学术视野方面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1935年,曾省在农学院纪念周上作了《我国农业教育所谓“教”“学”“做”之错误》的演讲,指出我国农学院在教学方面存在严重脱离实际的积弊,认为川大农学院的改革必须从教、学、做三方面入手。在教学方面,为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每年假期都会组织学生到农场、林场和试验场进行实习。在合作推广方面,他特别强调同其他相关机关的合作,强调“政教合一”,以求“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农学院在四川各地农业技术、作物种植及农业经济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还与四川省建设厅合办稻麦改良场、甘蔗实验场等。在科研方面,他认为好的农业科学技术必须应用于农业实践,才能促进农业进步。四川境内柑橘深受红腊介彀虫之害,曾省有鉴于此,开始着手研究红腊介彀虫的防除办法,亲自深入成都,金堂,广汉,绵竹等柑橘产地进行调查观察红腊介彀虫的生活史,并进行各种药剂喷射实验。经过不断的试验, 获得了有效的防除方法。四川省农改所和中央农业实验所依法进行推广,在成都金堂一带农民有口皆碑。

曾省在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上,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他开始从异地引入大红瓢虫,建立人工自然种群获得成功,为中国国内天敌异地引种开创了典范。他分离出杀螟杆菌,并应用于水稻生产,为害虫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他还将家畜寄生虫的防治方法移植到柞蚕寄生蝇的防治上,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对小麦吸浆虫等防治的研究也有较深造诣。曾省在中国高等教育岗位上整整耕耘30个春秋,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于1968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Copyright © 2016 四川农业大学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0835-2882932;028-8629312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老校区艺术楼二楼档案馆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