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川农大精神”|艰苦奋斗,为青春添彩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没有奋斗,不成青春,没有艰苦,难铸筋骨。川农大精神“艰苦奋斗”流淌在每一位川农人的血脉中,他们时刻铭记,追寻先辈的足迹,继承先辈的光辉,以青松般坚韧的姿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川农学子向榜样看齐,化作引领新生的繁星,照亮前行的道路。
“艰苦奋斗”这四字,在杨开渠先生身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我还想活二十年,为党工作二十年,下肢瘫痪了不能走,脑子还可以用,以后可以用轮椅把我推到田边去。”四川农学院(1956-1985年四川农业大学前身办学机构)首任院长杨开渠这样说道。
1961年,罹患癌症下肢瘫痪的杨开渠先生,面对命运的残酷打击,依然不忘自己的事业,时刻心系着水稻的生产工作。他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非人的病痛折磨,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智慧无私地倾注在祖国的土地上。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以更加坚定的信念,继续为我国的水稻栽培事业贡献着力量。他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那片绿油油的稻田中,成为了一座永恒的丰碑,激励着后来者砥砺前行。
杨开渠在病中坚持科研。1962年1月8日摄于四川医学院病床上
杨开渠先生在逆境中坚韧不拔,面对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水稻栽培事业,将科研成果无私奉献给祖国。他的坚持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更是对国家和民族责任感的深刻体现。杨开渠先生所展现出的,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超越肉体极限的伟大力量,以及一种不屈不挠、永远向上的永恒生命力。他的精神,无疑是对“艰苦奋斗”的生动体现。
邱祥聘先生也深刻地诠释了“艰苦奋斗”四个字,即使在年近九旬的高龄,他依然以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并从中获得乐趣。在他的耄耋之年,他依然不懈地悉心指导最后一名博士生,为其论文提供指导。在2006年的工作总结中,邱祥聘先生写下了以下话语,这不仅是他自我敦促的座右铭,也是他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过去我们学校条件差,特别需要发扬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如今,尽管条件有所改变,但这个老传统不能丢。我们不是甘愿艰苦,而是要通过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改变现状以创造更好的条件。”
邱祥聘先生在雅安这个相对落后偏远、生活条件较差的地方,安心工作,白手起家打拼出一片天地。即使后来条件有所改善,他依然保持本色,始终乐观向上、迎难而上、努力拼搏,他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正是“奋斗即人生,奉献即幸福”的生动写照。
1945-1946年邱祥聘考取赴美国留学,图为电灯下工作的邱祥聘
杨开渠和邱祥聘先生所展现的超越个人利益的精神,不仅铸就了他们的个人传奇,更在无数人心中播下了奋斗的种子。这些种子在时间的滋养下生根发芽,正如我无数次目睹的那些闪烁的身影,它们如同忙碌的音符在我笔尖跳跃,我努力捕捉那些在纸间跃动的“精灵”,我渴望,我探寻,我用磨难锤炼自我。这一切,不仅是我个人的追求,也是无数川农人的共同追求,在“艰苦奋斗”的川农大精神引领下,我们将共同描绘出青春最绚烂的底色,书写属于我们新一代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