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大厅 > 正文

那些难忘的英烈校友与人物传奇

2023-11-23 09:41:51 作者: 校史文化服务中心/文 潘坤/审访问量:2327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那些难忘的英烈校友与人物传奇

岁月倥偬,时光翩跹。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间过马。历史的深处是一堆灰烬,但灰烬之中亦有余温。掬水月在手,临渊回眸,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星海横流,且以岁月为碑,记先辈之迹,传千年咏唱。

百年学府经风雨,几般迁移岁月稠。川农的历史上从不缺英雄与传奇。他们赤胆忠心,一生报国;他们浩气不灭,万载凛然。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事迹与精神吧。

 

杨开渠

杨开渠(1902-1962),农业教育家、水稻科学家,193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农实科,1936年起一直在四川大学农学院(我校前身办学机构)以及四川农学院(我校前身办学机构)任教授,历任农艺学系主任,川大农学院副院长,四川农学院首任院长。

1936年秋,杨开渠转到成都四川大学任教授,主讲稻作学,并创建四川大学农学院稻作室(今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并发表《民族复兴最后根据地:四川省目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一文。杨开渠通过历时一年多对四川省农业生产条件的细致调查,提出通过种植双季稻、采取干田直播法、选育旱稻品种等全面促进四川粮食增产,以期就此巩固抗日大后方,为抗日战争做好粮食供应准备。

1939年后,随着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民族存亡已到了最后关头,杨开渠重新提出一年之内的增产计划——再生稻种植,缓解危亡形势下的粮食危机,并且呼吁后方农学界人士为了最后的胜利,为了民族生存而努力。烽火硝烟不改志,且以农学报家国,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杨开渠)


江竹筠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现江姐村)人,原名江竹君。1944年由于特务的跟踪,江竹筠转移到成都,改名为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我校前身办学机构)植物病虫害系。江竹筠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江竹筠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

“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里,没有人比我更懂进攻和撤退的路线……”丈夫离世,只身照顾幼子,现实的苦难并未打倒她,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毅然接过丈夫的职位,进入最危险的敌人后方打游击。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别白费力气了”叛徒出卖,身陷囹圄,她没有卖国求荣,而是坚守信仰,以死报国。“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是对她最好的评价。

(江竹筠)

 

杨家寿

杨家寿,又名杨含,化名杨福林,1923年出生于南川县隆化镇。1945年秋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我校前身办学机构)农艺系畜牧组。

新中国成立后,杨家寿为邛崃平落区副区长,以原带领的游击队组成警卫队,开展征粮剿匪,建立新生政权工作。他带领的征粮工作队在临济、石头、下坝、孔明、卧龙等乡,夜以继日的逐乡征集粮食,侦察匪情。当时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有两顿盐巴拌饭。他白天跑路,晚上开会,眼里布满血丝,双脚长满冻疮,扶着手杖东奔西走,哪里有困难,他就往哪里去。邛崃西连大山,历来土匪特别多,此时土匪与恶霸地主,袍哥势力勾结作乱,异常猖狂,他们仇恨杨家寿,出大米二十石捉拿他。1950年1月16日,下坝的恶霸黄名高、骆孔贤邓,命人磨好刀子,打算当晚杀死杨家寿,幸得群众报信,杨家寿连夜紧急转移到5里以外的安全地方,使敌人阴谋落空。

邛崃城被围一个月后,人民解放军十八军五十三师、五十四师联合围剿,很快平定了土匪叛乱。事后得知,杨家寿被土匪抓到后,大义凛然地说:“我就是杨家寿,是共产党员,是平落区副区长”。同时向土匪讲形势,讲政策,斥责土匪是“一小撮小毛虫,翻不起大浪”。要他们“考虑后果,只有缴械投降,立功赎罪,才有出路”。他是在斥责土匪时,惨遭杀害的,表现得极其英勇。1951年人民政府在镇反运动中,镇压了杀害杨家寿的土匪,追任杨家寿为革命烈士。“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对他最好的写照。

(杨家寿)

“岁月不堪数,故人不知处。”吾辈青年当铭记历史,不忘先辈,始终秉持“莫道流云千里远,麒麟之志在昆仑。”之信念,投身万象新启之新时代,建设万世永昌之新中国。

END



Copyright © 2016 四川农业大学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0835-2882932;028-8629312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老校区艺术楼二楼档案馆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