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大厅 > 正文

杨开渠:一位水稻专家的人生传奇

2022-01-27 10:43:24 作者: 陈昀菲 杨勇/文访问量:899


杨开渠教授

杨开渠《四川省当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目录

杨开渠一生喜爱悬崖菊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四川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川农大)校史展览馆,赫然展示着一张1945年10月8日重庆《新华日报》社论《感谢四川人民》,里面专门提到四川在抗战中的征粮贡献,这同川农大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这个线索,打开川农大档案,通过层层梳理,川农大抗战时对粮食安全的贡献脉络逐渐清晰,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从历史中走来,这个名字就叫杨开渠。

2021年4月,我省举办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活动,杨开渠教授由于为农业发展作出巨大奉献和贡献名列其中。

毅然归国 系统谋划农业增产

在我国著名水稻专家、川农大教授杨开渠家人的记忆里,每年秋天客厅总会摆放一盆用小雏菊精心修剪培育而成的悬崖菊,晴天阳光从窗外进来,照在绚烂多姿的花瀑上,就是一道让人心旷神怡的风景。

悬崖菊是杨开渠生前所爱,一如他至诚报国的情怀。1927年,考虑到中国以农立国,发展农业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杨开渠考入当时的东京帝国大学农实科学习。学农之余,杨开渠还广泛阅读、关注和研究日本的社会科学与人文作品,翻译出版多部日文著作,包括《文学十讲》《人口问题概论》等,他还与著名红色作家夏衍合作翻译了苏联著名小说《沉醉的太阳》。

留日期间杨开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毕业后即被老师近藤万太郎留在其主持的育种研究室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强占我国东北,杨开渠义愤填膺,毅然辞谢老师的挽留,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

“外公骨子里有很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感。虽然老师挽留,但国难当头,他义无反顾。”杨开渠的外孙女谢扬介绍。他带回来的书籍里面就有菊花研究的专著,而培育和鉴赏菊花是杨开渠个人生活的赏心乐事和一生爱好。

1935 年秋杨开渠赴川任教,见四川大量冬水田没有有效利用,于是将开发成千上万亩冬水田、提高稻谷产量作为首要研究课题。考虑到全面抗战爆发后大量战区民众涌入,在对四川地理环境考察后,杨开渠发表了长达两万多字的《四川省当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以下简称《稻作增收计划书》)一文。根据来川后的调查实验,他指出在国家危亡之际,四川稻作耕作制度及栽培方法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提出通过种植双季稻、采取干田直播法、选育旱稻品种等系统举措,全面促进四川粮食增产,以此巩固抗战大后方。

该文一经发表问世引起广泛关注,当时的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主持四川稻麦改进所负责人杨允奎为其卓见共鸣和折服,杨开渠因此与杨允奎合作开办稻作试验场,进行水稻品种试种,并作双季稻试验。在二人的合作下,尽管四川在当时遭遇连续干旱,但稻种得以明显改良,并得到大面积推广。

全面抗战 紧急增产推再生稻

杨开渠爱菊,因其凌霜傲雪。

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大片国土沦丧,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国内粮食产量锐减,进口粮食的渠道被切断,杨开渠在《稻作增收计划书》中所制定的中长期增产计划也因抗战形势陡然紧迫而无法实现。

危急之际,1937年10月杨开渠正式提出一年之内的紧急增产计划——再生稻种植,以期缓解抗战严峻形势下的粮食危机。根据他的建议,再生稻率先在四川地区试植,然后向长江流域推广。

再生稻种植成本较少,但每亩预计可增收 150 斤稻谷。杨开渠对再生稻持续进行研究,成果丰硕,他还专门编写了《再生稻浅说》,供农民群体普及推广使用。杨开渠因此也被农业史学界誉为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再生稻,并且研究最全面最深入的科学家。从1941年开始,杨开渠还先后选育出“川大洋尖”“川大白节子”“川大白脚粘”等水稻良种,推广后增产明显。

据统计,1941年到1945年,再生稻在四川推广五十余万亩,产量达三千余万斤。《新华日报》在社论中特别提到:“粮食是抗战中主要的物质条件之一,而四川供给的粮食,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八千万石以上,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在这份抗战粮食贡献成绩单的背后,杨开渠教授等功不可没。

今年是杨开渠教授诞辰120周年,让人们惊喜并感动的是,现在在我省气候适宜地区,再生稻常年蓄留面积约400万亩,继续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品行高洁 仗义疏财为国育才

现在成都人民公园每年秋季都要搞菊花展览,各个品种在里面争奇斗艳,让人们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心灵受到陶冶。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杨开渠利用业余时间培育了300多个菊花新品种,1948年秋,他在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举办规模盛大的菊花展览,观众络绎不绝,所得门票收入大大超过预期,最后他把这笔收入全部捐赠给华阳一所农民子弟学校,作为贫苦学生的奖学金。

杨开渠一生不置私产,一次又一次地把工资、奖金和稿费捐赠出去,稍有积蓄,就千方百计支援教育、科研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生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援助社会或改造社会而生的,那么我就不应该为自己而享受,我不应该有一点私产,要尽一切力为社会。”

四川农学院1956年迁往雅安独立建校,第一任院长就是杨开渠,他是“川农大精神”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杨开渠创建的四川大学农学院稻作研究室已发展成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他的门生包括原四川农学院水稻研究室主任李实贲,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开达,四川农业大学原校长孙晓辉,还有傅淡如、黎汉云、田彦华、黄国寿、李仁端、李家修等水稻专家,他们继续着杨开渠的事业,不懈努力不断创新,开创了西南杂交水稻的辉煌。




Copyright © 2016 四川农业大学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0835-2882932;028-8629312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老校区艺术楼二楼档案馆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