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观片+漫步校园”,9·18活动上线
今年的“九三阅兵”让我们大开眼界,军人们矫健的步伐、各式新型武器无一不彰显今日祖国的繁荣昌盛。“九三阅兵”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活动,意义非凡。抗战胜利的背后,既有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奋战,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在后方的支持与付出。
回溯那段烽火岁月,一切的开端要从九一八事变说起。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事件爆发后,中共中央坚决主张对日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下,在其他爱国党派、团体和人士的共同呼吁下,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自此开始。
值此特殊之日,为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我校在抗战中的卓越贡献,进一步熟悉校史文化,四川农业大学学生校史文化服务中心特举办“观抗战短片,寻校史根脉”校园地标探寻活动,9月18日当天正式上线、报名。

活动宣传单
一、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鼓励同学们手持校园电子地图,走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你可以在校史馆中探寻校史珍存,感受在历史长河中奔腾不息的“川农大精神”;可以在图书馆前凝视周开达院士的塑像,沉醉于带有油菜花芬芳的微风中;或是在银杏大道悠然漫步,捡拾夏末秋初的季节气息;或是去往东大门牌匾处,重温初入川农大的感受……在每一个活动地标点,留下你们最纯粹的笑容,用相机记录下这一美好时刻。

校园地图
活动同步推出纪念抗战胜利纪录片——《烽火川魂 抗战记忆》系列之《一石济时粮——稻菽千重浪》(来源:四川观察)。在这部纪录片中,同学们可以多维度了解川农大在四川抗战中的贡献,可以从川农大档案馆的珍贵档案、四川省农科院的权威解读、杨开渠教授后人的深情采访中,了解川农人如何以科研之力支援前线,积极为抗战提供优质粮源,为粮食增产、为保障大后方粮食安全作出卓越贡献。同学们将会发现一件事:全面抗战时期,在川所征军粮几乎全为稻米,全川135县,121县全收稻,是何原因?这与川农大,特别与杨开渠、杨允奎教授实验推广的双季稻和再生稻密不可分,你将会在纪录片中找到详细答案。通过纪录片,去深刻感悟以杨开渠教授为代表的川农人为国为民、科研报国的崇高精神吧!



纪录片部分内容
扩展阅读:杨开渠(1902.10—1962.02),号顽石,浙江诸暨人,著名农业教育家,水稻科学家。被国务院任命为四川农学院(1935—1950年间四川农业大学的办学机构)首任院长,他最早在长江流域倡导种植双季稻,是世界上最早对再生稻开展系统研究且研究最为深入的学者。
怀着对抗战岁月的深切缅怀,怀着对抗战胜利的无限激动,同学们观影、探寻校园地标后,心中是否涌动着无限感想?那就以川农大新生的身份写下自己的感受。
二、参与方式
本次活动建立了多个群聊以便让更多同学了解并参加,报名时间为9月18日12:00至9月20日12:00,同学们可以在9月22日至9月28日通过“SICAU川农大校史文化”视频号观看纪录片,跟随地图在校园地标处合影并提交作品,期待同学们踊跃参与。

活动群聊
漫步金秋川农校园,缅怀先烈先贤,让抗战精神、校史文化与“川农大精神”代代传承。我们期待你在活动中读懂“川农人”的责任与重量。愿此次活动成为你在川农的成长印记,未来以青春之力担当使命,书写属于自己的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