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大厅 > 正文

纪念汶川大地震17周年

2025-05-12 11:47:34 作者: 陆鹤然/文 潘坤/审访问量:4

从废墟到新生

——纪念汶川大地震17周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袭击了四川省汶川县——那就是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

汶川地震发生在四川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上,震级高达8.0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北至内蒙古,东至上海,西至西藏,南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均有震感,中国之外的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均有震感。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川农大抗震记

在汶川大地震中,我校都江堰校区因较为靠近震源,校区内设施破坏较严重。

E236

垮塌的教学楼

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迅速反应,有序撤离到空旷地带。在学校领导的调控下,全校师生统一战线,一齐携手抗震。

都江堰校区作为汶川地震的灾区之一,同时也是都江堰市市民避难的主要场所之一。在师生们安全撤离之后,川农大又马上投入到联系外界、物资分配、搭建临时安置点的工作中。川农大在抗震工作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学校领导在震后慰问全校师生,察看灾情并一起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在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后,学校重新复课复工,校领导们为了缓解学生们的恐慌心理,亲自旁听课程,坚持与同学们同甘共苦。

抗震救灾工作接近尾声后,我校开始进行成都校区的异地重建工程。在建设团队的不懈奋斗中,成都校区于2010年10月正式启用。成都校区是一朵灾后希望之花,承载着川农人新生的希望。

18F04

今日充满生机的成都校区


川农大救灾记

在汶川大地震时期,川农大不仅将自身抗震工作顺利完成,也积极投身于救助灾区的工作中。

E2FA

学生志愿者在灾区维护秩序

D973

学生们帮助走失的老人

在安顿好自身后,川农学生们便走出校园,为灾区人们提供帮助。学生志愿者前往灾区,他们或协助当地维持秩序,或充当“人体支架”,为伤员托举起一个个希望的吊瓶,或帮助居民寻找失散的家人。志愿者们在救灾工作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川农大精神”也在救灾工作中熠熠生辉:学校接收了相当一部分的难民,维护着城市居民安全并尽力协助灾后城市重建,勤工助学送水服务队的同学为灾民免费提供饮用水,校团委向全校师生募集棉被并直接转运至灾区阿坝州茂县。由于灾区牲畜大批死亡对农业打击之大,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学生组成动物疫病防控志愿者团队,前往都江堰和彭州开展因灾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环境消毒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位教授和学生也积极想办法对灾区农业结构调整提出帮助……

如今,距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17年,也许人们至今对汶川地震都心有余悸,但笔者相信,地震已过,人们的抗震救灾精神永远不会逝去;天灾固然危险,但人们不会退缩,我们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川农大也必将帮助四川共建更加美好的未来,将“川农大精神”传承下去。

图片来源:档案馆(校史办)、都江堰校区



Copyright © 2016 四川农业大学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0835-2882932;028-8629312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老校区艺术楼二楼档案馆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