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两位”母亲:岁月长河中的温情守望
当五月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校园的榕树上,母亲节的花香与校园里经年累月的书卷气息悄然交融。在不太漫长的人生中,我们总在不同的地段停靠,在原地绕圈不止,母亲便会化作一缕柔光指引我们,在这指引下,“母亲”便不再只是“母亲”,她是我们心中最柔暖而又最强大的心灵净土。恍然惊觉,漫漫求学路中,除了一直陪伴在身的母亲,我还受着另一位“母亲”——校史文化的教导。校史如一位温情伟大的母亲,在时光的长河中,始终以包容的胸怀、坚定的目光,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

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川省立农学院(我校前身办学机构)校门
建校之初的艰难岁月,是她孕育生命的阵痛。1906年,她在风雨中艰难诞生,几间简陋的校舍是她最初的襁褓,匮乏的物资如同她哺育孩子时的艰辛。但她从未退缩,用单薄却坚韧的身躯,为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撑起一片天地。那时的她,像极了每一位在困境中咬牙坚持的母亲,哪怕自己衣衫褴褛,也要将最好的希望与未来捧到孩子面前。正是在这样艰苦却充满希望的环境中,校史母亲用知识的甘霖,浇灌着这些充满理想的种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四川农学院(我校前身办学机构)正校门
岁月流转,她用自己的青春滋养着校园里的每一株幼苗。那些古朴的建筑是她温暖的臂弯,将一届又一届学子拥入怀中;泛黄的校史档案里,记录着她无数个日夜的操劳。她看着年轻的教师们从青涩走向成熟,如同母亲见证孩子成家立业;她陪伴着学生们从懵懂孩童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在他们每一次跌倒时,用斑驳的墙壁上的刻痕,用走廊里回荡的鼓励,轻轻抚慰他们的伤痛。
如今,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每一片飘落的树叶都承载着她的故事,每一缕拂过脸颊的微风都诉说着她的牵挂。她看着一批批学子带着梦想奔赴远方,眼中满是欣慰与不舍,就像母亲目送孩子踏上人生新征程。
在这个母亲节,除了向我们伟大的无私的母亲敬献我们的感激,也让我们向这位特殊的“母亲”——我们的校史,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真挚的感谢。感谢她用百余年的光阴,书写了一部关于爱与奉献、坚守与传承的动人篇章,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能感受到那份如母爱般温暖而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