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大厅 > 正文

无声润物,滋养千秋万代

2024-11-25 10:56:15 作者: 周富华/文 潘坤/审访问量:8

无声润物,滋养千秋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自古以来,国之本,便在农本。古往今来,在农业这条道路上,川农的先辈们前赴后继,书写了一代代华章;川农的后浪们奋发图强,跑出了新时代农业的新风貌。

无待言,守农本,共赴国难

故纸芬芳,洞见历史。轻轻地翻开古朴的《水稻无性繁殖研究》,陈旧的封面将人拉回那个硝烟弥漫,世界只剩一片黑白的旧中国时期。“惟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才能表现出伟大而有意义之成绩出来。”1938年的寒冬里,杨开渠教授在日记中深情自述。抬头望一眼白山黑水,大雪纷飞,俯首又一头埋进粮食增产的研究。

怀揣着拳拳爱国之心,杨开渠教授深知农业对当时中国的重要性,于是提笔写下了“四川为吾中华民族复兴最后之根据地,现已为人所共知,愿所谓民族复兴根据地者,不仅以其地理的进足以取退以守之优越条件,且需具备一切立国之要素。此等要素中,粮食之充裕,实为最重要之前提,固无待言”的谆谆诫言,并全身心投入通过发展农业来巩固抗战大后方之策略的实践当中。

“川大洋尖”“川大白节子”“川大白脚粘”等优良水稻品种的相继问世,正是杨开渠教授以农业科研共赴国难的生动写照。

undefined

(杨开渠教授)

 

担使命,传农本,接奋斗

育种事业,何止玉米。风雨刮倒了农作物,却点燃了荣廷昭院士心中对农学研究的赤子之心。“遍野庄稼青,一枝一叶总关情”。他说,“热爱是最大的动力,激情来自田间地头!”于是几十年的大好时光里,荣廷昭院士用无数的心血和精力浇灌热爱的玉米育种事业。枝枝叶叶,都浸透了他的汗水,都受过他宽厚手掌的深情抚摸。

随着川单10号、11号、12号等系列的新品种的问世,热带种质在温带玉米育种中应用新途径的开辟以及“育种用群体”概念的提出和成功应用,荣廷昭院士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对玉米育种事业的坚守和对川农先辈们农业研究精神之坚守和深化。

不仅如此,他精心培育的种子,也并不止步于玉米。“玉米研究所能否不断发展,关键是后继有人,我要尽力把你们推到前台。”多年来,荣廷昭院士忠实地践行着他心中的“育种”之道,不断把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推到科研第一线,深耕教学领域,立志要为他心心念念的玉米育种事业培育接班人,向祖国强农事业输送人才。川农的农本传承,也在此刻变得具象化。

53F47

(荣廷昭院士在玉米地里)

 

托重任,扬农本,还看今朝

重振旗鼓,扬帆起航。忆往昔,川农百年征程,艰辛与拼搏共进,汗水与辉煌共存。看今朝,代代川农学子栉风沐雨,将农本精神铭记于心,外化于行,将农业这条道路走得灿烂且辉煌: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川农在全国农林高校中位列第七;在ESI学科排名中,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11个学科跻身全球前1%;在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农学跻身世界前40强;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川农大的作物学成功入选;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动植物检疫、草坪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获评A+。

2BFB0

(川农农业专业各学科排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川农历代从事农业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们总是静默地、无言地,一次次奔赴田间地头。“背朝黄土面朝天”,他们用一双双粗粝有力的手,共同托举起农业事业发展的前景;用一盏盏明灯,照亮国家兴农强农的梦想。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的人。

正是:

隐入,人不识,世不知,籍无名。日夜与黄土相伴;

潜出,山可感,地可触,功有我。世代与春雨共存。

我们在这万千的人间烟火间,也不要忘了他们的那一盏。

资料参考: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Copyright © 2016 四川农业大学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0835-2882932;028-8629312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老校区艺术楼二楼档案馆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