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档巡礼|礼赞教师节,情满中秋月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通过了国务院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以9月10日作为教师节。 1985年9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校报刊登“热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30多年来川农大以多彩多样的形式为全校教师庆祝这一节日。
图1:1985年9月10日四川农业
大学校报刊登“热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
图2:1985年教师节党委书记王绍虞致辞手稿
(节选)
图3: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1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图为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院士荣廷昭教授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主持人陈学伟教授颁奖
今年教师节还巧遇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孟秋结束,仲秋开始,白露气节刚过。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农谚说:“白露看花,秋分看谷”,白露时节,正是冬季稻抽穗扬花的时期。
每年中秋节的公历日期都有所不同,但中秋节的农历日期一定是八月十五,根据农历的相关规则,白露节气以处暑和白露交节为起点,时间长达十五天,而往往涵盖了仲秋的月圆之夜,今年的中秋是公历九月十日,距离白露只有三天。从节气上讲,立秋的秋、处暑的秋都还挣扎在“秋老虎”燥热之下,而只有到了白露时节,我们才能感受到那种明净、爽朗的秋天。而过了白露,不久便会迎来中秋佳节,可谓:月出白露近中秋。
白露中秋先后到 秋高气爽念师恩
花好月圆,情满中秋,心怀皓月,感念师恩。在这个抽穗扬花的季节,我们怀念学校整体迁雅建院后四川农学院(我校前身机构)首任院长、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今年也正值杨开渠教授诞辰120周年暨逝世60周年,打开川农大校史档案,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从历史中走来,川农大抗战时对粮食输出的贡献脉络逐渐清晰。
图4:杨开渠工作照
据统计,1941年到1945年,再生稻在四川推广五十余万亩,产量达三千余万斤。《新华日报》在社论中特别提到:“粮食是抗战中主要的物质条件之一,而四川供给的粮食,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八千万石以上,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在这份抗战粮食贡献成绩单的背后,杨开渠教授等功不可没。
图5:感谢四川人民---新华日报
矢志救国 系统谋划农业增产
1927年,考虑到中国以农立国,发展农业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杨开渠考入当时的东京帝国大学农实科学习。留日期间杨开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毕业后即被老师近藤万太郎留在其主持的育种研究室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强占我国东北,杨开渠义愤填膺,毅然辞谢老师的挽留,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
1935年秋杨开渠赴川任教,见四川大量冬水田没有有效利用,于是将开发成千上万亩冬水田、提高稻谷产量作为首要研究课题。考虑到全面抗战爆发后大量战区民众涌入,在对四川地理环境考察后,杨开渠发表了长达两万多字的《四川省当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一文。根据来川后的调查实验,他指出在国家危亡之际,四川稻作耕作制度及栽培方法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提出通过种植双季稻、采取干田直播法、选育旱稻品种等系统举措,全面促进四川粮食增产,以此巩固抗战大后方。
该文一经发表问世引起广泛关注,当时的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主持四川稻麦改进所负责人杨允奎为其卓见共鸣和折服,杨开渠因此与杨允奎合作开办稻作试验场,进行水稻品种试种,并作双季稻试验。在二人的合作下,尽管四川在当时遭遇连续干旱,但水稻产量情况得以明显改良,并得到大面积推广。
图6:杨开渠水稻著作手稿
图7:《民族复兴最后的根据地—四川省当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杨开渠1936年)
全面抗战 紧急增产推再生稻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大片国土沦丧,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国内粮食产量粮食的被切断,杨开渠在《稻作增收计划书》中所制定的中长期增产计划也因抗战形势陡然紧迫而无法实现。危急之际,杨开渠在1937年10月正式提出一年之内的紧急增产计划——再生稻种植,以期缓解抗战严峻形势下的粮食危机。根据他的建议,再生稻率先在四川地区试植,然后向长江流域推广。
再生稻种植成本较少,但每亩预计可增收150斤稻谷。杨开渠对再生稻持续进行研究,成果丰硕,他还专门编写了《再生稻浅说》,供农民群体普及推广使用。杨开渠因此也被农业史学界誉为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再生稻,并且研究最全面最深入的科学家。从1941年开始,杨开渠还先后选育出“川大洋尖”“川大白节子”“川大白脚粘”等水稻良种,推广后增产明显。
图8:杨开渠选育的“川大白节子”“川大白脚粘”等水稻良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年是杨开渠诞辰120周年暨教授逝世60周年。杨开渠教授是“川农大精神”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如今,杨开渠创建的四川大学农学院稻作研究室已发展成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门生们继续着杨开渠的事业,不懈努力、不断创新,开创西南杂交水稻的新辉煌。
铭恩教师节,团圆中秋节。两样情怀,一轮明月。正值风华正貌,川农师生学子们也定当在先师们曾经的道路上,饱含爱国情怀,继续接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