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展厅 > 档案编研 > 正文

新时代高校档案工作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预防与遏制 ——基于川农大档案工作的实践

2018-10-10 09:29:24 作者: 潘坤 王继红访问量:

摘要: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大历史使命,这一使命必然要求在高校办学过程中高度警惕和严格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高校档案工作因其特殊的功能范畴和工作属性,对预防和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具有独特优势和明确职责。本文结合四川农业大学档案馆的具体工作实践,探析了高校档案工作在新时代如何有效地预防和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档案工作;历史虚无主义;预防;遏制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1]所谓“大的样子”就意味着要有大担当,大抱负,在历史观中就表现为应当坚持共产党人的“大历史观”,即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要求的那样——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思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历史使命的担当者,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围绕这一根本任务,新时代中国高校必须在办学过程中旗帜鲜明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而高校档案工作机构因其工作属性和功能范畴的特殊性,在预防和遏制历史虚无主义,配合教学科研机构合力完成人才培养方面则具备独特鲜明的优势和责无旁贷的职责。


一、高校档案工作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预防

“殷鉴不远,今世当未雨绸缪。”受到历史虚无主义冲击从而导致意识形态混乱所引发的苏东解体巨变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既要及时坚决地予以反击,更要在其未蔓延扩散前就提前做好日常预防。高校作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主阵地,档案工作者理应秉承“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理念,发挥自身独特的功能优势,配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合力做好新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预防工作。

(一)利用档案的回溯可考性来资政育人

众多事实证明,高校档案并非只是单纯的留存凭据,其档案开发利用的深入度将直接关系到高校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办学事业的开展。在发生诚信危机的社会生活中,高校诸多工作若遭遇到不信任、不配合等阻力因素时,通过及时查询档案,公布之前类似活动的过程与成效,不仅能够使工作事半功倍,而且能够以翔实的数据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其中;同时,利用档案编研校史,凸显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也能大幅度提升师生对国家和学校工作的认可度与认同感。

长期以来,四川农业大学档案馆(简称“川农大档案馆”,下同)积极融入到学校“资政育人”的工作中去,利用档案先后参与编写了《四川农业大学校史》、《川农往事》、《四川农业大学史稿》等弘扬传承“川农大精神”的作品。这些作品成为师生了解川农大的“快速绿色”通道,既为培育合格人才奉献了力量,又有效地强化了新时代革命传统和爱国信念,大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广大师生灌输蕴含唯物史观的档案知识,在新时代学校各项改革事业发展中成功地实现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预防功效。

(二)利用档案的多元应用性来优化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校的重要环节,一所高校若能孕育爱国爱党、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则必将对塑造人才及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大有裨益。但目前部分高校档案机构却往往只是“驻馆藏档”,鲜能积极“走出去”并融入优秀校园文化的氛围营造。须知档案功能并不局限于记录历史,若能充分利用高校档案的多元应用性,以深化创新的精神才能发挥高校档案的资世致用功效。我国悠久历史的高校数量众多,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极具有宣传价值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计其数。高校档案馆若能在完整保存相关档案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报告、策划、展览等活动载体,并运用文字、图片、讲演等生动形式鲜活地呈现给广大师生,则必将激发师生爱国爱党爱校的热情,从而夯实了新时代优秀校园文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以“固本强身”的方式有效地防范历史虚无主义侵入校园文化。

2016年,川农大档案馆在校庆110周年之际,通过开展“川农大老照片”主题展览活动,优化了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营造了健康积极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底色的校史观,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在此次展览中,搜集了川农大自1906年建校以来,历经110年的海量老照片,并以时间序列编排后在三校区同时开放展览,使广大师生直观地感受到学校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的迅速生长发展史。与之同时,老照片的实物呈现方式也将川农人共同的精神遗产——“川农大精神”予以了鲜活生动地表达和彰显,在师生群体中传承了以“川农大精神”为核心的优秀校园文化,促使了川农人重温“兴中华之农事”的办学初心,并深刻铭记了“中国梦”新时代背景下的时代使命。此外,川农大档案馆还牵头建立了“校史文化协会”,该协会依托图书馆、档案馆丰富的文献资料,积极参与到珍贵档案的阅读、整理和学习,并以讲座、研讨会、人物访谈等活动的形式使校史文化的内涵深入人心,激励在校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促进校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实践证明,该协会的建立有效地破解了高校档案工作孤掌难鸣的尴尬局面,通过以协会为平台与广大师生的互相应和,在推动新时代校史知识广泛传播的同时更有效地预防了历史虚无主义对师生历史认知的占领。

(三)利用档案的蕴藏史观性来“以史育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牢记历史,不仅可以警醒世人,更能为新时代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镜鉴,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多读历史,而作为新时代高校师生尤其是师生党员,则更应该熟悉历史并通晓历史的经验与告诉。如前所述,高校档案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搜集档案的常规工作维度,更应积极主动融入人才培养,尤其是利用好档案的蕴藏史观性来“以史育人”。具体说来,高校档案工作者可利用其丰富的档案资源优势全面深入地开发档案,通过书写校史小手册、校史人物传记以及专题讲授历史故事等方式普及校史知识,并以此见微知著地传播关于党史国史的唯物史观。

近年来,川农大档案馆通过开展杨开渠人文纪念讲座系列活动,以此活动积极贯彻了“以史育才”的理念,为造就培养具备唯物史观人才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讲座活动,广大师生认识和了解到,杨开渠先生作为川农大迁雅安后的首任院长和“川农大精神”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常年在骄阳似火的夏季,脚穿草鞋,衣着朴素,不知疲倦地在水田里从事水稻高产实验,与工友不分彼此,被称为“草鞋教授”。运用历史档案开展的讲座活动让广大师生重温了杨开渠先生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是如何带领师生奋力从事教学科研事业的诸多感人事迹。广大师生也同时深深感受到,川农大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国家的支持及众多前辈学者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强烈地提振了对国家及学校的认同感,成功地杜绝了被历史虚无主义所释放的关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种种虚假信息所迷惑的危害。


二、高校档案工作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遏制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不断生灭变动的社会思潮,其表现形式也必然是推陈出新且变化多端的。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危害,新时代的高校档案工作者应该主动出击,对历史虚无主义予以适时制止且有针对性的遏制。

(一)利用档案的史实凭证性“留凭存史”

高校档案是高校各项事业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全面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及教学、科研、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的开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档案搜集及开发利用,但目前就其种类内容而言,大多数高校档案却又多囿于财政凭据、人事、基建档案等,对其他非行政管理类档案的搜集仍很不充分。新时代高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集中地,各类社会文化活动留存的档案资源丰富且种类众多,若能有效搜集利用,必将强化其史实存凭功效,有助于新时代高校的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为丰富完善档案的史实,更好地“留凭存史”,力求档案种类资源更臻完善丰富,川农大档案馆于近年启动开展了“口述川农史”活动。该活动通过对多位老教授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访谈,形成了相关文字、音频和视频资料,既是珍贵的一份历史档案资料,更是对传统官方档案记录的历史细节的一大补充。与之同时,川农大档案馆长期对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开放搜集并代管各种具有保存价值、凭证价值或查考价值的档案资料。通过上述系列活动,川农大档案馆不仅尽到了“为党管档、为校守史”的基本职责,也通过完善档案史实,做到对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有史可考,有案可查,在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冒头时给予了成功的回应和遏制。

(二)利用档案的客观真实性还原正相

毋庸置疑,档案是最接近事实真相的实证。高校对档案的留存,不仅在问题发生时便于查考,更能在关键时刻纠正校园舆论的历史虚无主义之风。当前,因为各类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某些毫无根据的有违历史事实的有关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谬论时而出现,并利用自媒体在一夜之间闹得满城风雨。事实上,档案正是反击此类问题的有效利器,面对谬论,完全可以通过查询档案,有史有据地对之反击,并适时恰当地公布相关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等档案,在与历史虚无主义的舆论阵地战中赢得广大师生的支持与相信。

就此而言,川农大档案馆针对高校师生对网络科技产品和自媒体广泛运用这一现实,主动开发网络平台,成功地运用档案资料来传播历史事实的真相,从而遏制了历史虚无主义蔓延。就其具体做法而言,川农大档案馆首先完善了官方馆网,开设了如光影川农、川农英杰、专题展览等项目来对学校历史和革命先烈英雄事迹进行宣传介绍。与之同时,川农大档案馆开通了“SICAU校史文化”的微信公众号,由档案馆指导的川农大校史文化协会具体负责管理,该微信号开设了“校史上的今天”、“川农大事记”等极具有川农特色的栏目,通过发布真实的川农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弘扬唯物史观并在各种重大历史节点时期起到了以正视听的还原正相功效。


三、新时代开展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高校档案工作的规划性思考

—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历史虚无主义必将呈现出新的挑战趋势。故而不能满足于既有的工作方式与应对策略,应大力地继往开来,持续挖掘档案潜力,牢牢构筑起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防火墙。立足川农大档案馆的工作实际,围绕抵制新时代虚无主义这一目标,现对川农大档案工作做以下规划性思考: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持续挖掘传播“正史”档案资源

利用档案馆网页改版的契机,制作“网上展厅”栏目,同时开发移动APP、组建档案馆官方微信、微博等,通过“互联网+”持续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档案馆官方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进行传播,使广大师生能够及时通晓“正史”,将高校档案工作的唯物史观教育功能最大化。

(二)以“大档案”工作格局主动丰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校史史料

多部门融合,构建“大档案”工作格局,不断发展壮大“川农大校史文化协会”,利用学生社团队伍,主动嵌入到目前学校《校史文化与“川农大精神”》的全校公选课实践环节。同时利用好一年一度的6.9档案日、新生季、毕业季等重大节点,将老照片系列展示持续融入到校史史料的丰富之中。此外,要有意识地扩大档案搜集的种类范围,增加对电子档案、音像档案、照片的搜集,高校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坐馆收档”,也要“出馆采档”,使档案更加丰富具体,以备应对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挑战的各种不时之需。

(三)以“成果包装”工作导向积极孕育唯物史观底蕴的校史文化

利用教育部年度校园文化成果奖申报,持续包装建设“川农大老照片”,以申报促改进,以成果促建设,将“川农大老照片”系列展示的文化成果效益最大化,高质量地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同时,也要积极利用档案哺育新的项目,增加校园文化饱满度,培育以唯物史观为底色的新时代校园历史文化。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高校档案工作在历史虚无主义挑战面前,必须要据理力争、据实力争,利用自身优势,坚决预防和遏制历史虚无主义谬论,确保客观史实畅行无阻。新时代的川农大档案馆也必将秉承“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在预防与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阵地上守土尽责,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保驾护航。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7-10-25.



Copyright © 2016 四川农业大学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0835-2882932;028-8629312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老校区艺术楼二楼档案馆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