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展厅 > 口述川农史 > 正文

荣廷昭院士口述求学从教生涯

2020-11-24 17:39:14 作者: 陈昀菲\文 李坚\图访问量:



近日,口述校史工作坊团队前往院士办公室,连续两天,采访了84岁多的荣廷昭院士,荣院士就其求学、科研、育人之路等展开口述

荣廷昭从小在农村长大,但家境贫困,求学之路异常艰辛。1953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以优异成绩从江津园艺学校毕业,在下乡实习之际,突然被通知选送报考大学(四川省应届农校毕业生仅20个指标),并成功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前身)。由此,他与川农大结缘,开启了大学求学之路。

大学期间,他刻苦努力,学习成绩全班第一,担任过团干部,还是“三好学生”。荣廷昭说,读书时自己家境贫寒,经常光脚上学,非常珍惜每一堂课时间,老师的讲课几乎都是一字不落记下;为了起好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他还放弃了当时最高额度的助学补助1956年农学院迁雅建院,雅安交通、气候等条件都十分恶劣,但出于对农学的热爱,他学习积极性很高,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1957年,品学兼优的荣廷昭毕业时被选拔留校在遗传育种教研组任助教,先后跟随李实贲、高之仁、杨允奎先生从担任遗传育种学和生物统计学助教,到积极投身于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当提及荣院士荣誉加身,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大奖时,荣廷昭满怀深情地说,这是前辈和同志们在艰苦环境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由于对农民的关心、对科研的热爱和责任心的驱动,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荣廷昭也没有放弃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学校本部不便搞研究,他就与几个同志一道转移阵地到多营农场并为雅安地区开设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培训班,坚持科研实践与技术推广。在经历了政治冲击、经费紧缺、科研被迫停滞、不受重视等重重困难后,荣廷昭团队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多项科研大奖接踵而至:“川单9号”于1995年被农业部遴选为“全国十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品种全国仅2个),获得了50万元科研“后补助”资金;1996年,《玉米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新自交系48-2和S37》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同年,《丰抗兼优玉米杂交种川农单交9号》获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008年,《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第四轮骨干自交系18-599和08-641》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成果得到充分转化,解决了众多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而荣廷昭的科研之路也还在继续……

2003年,荣廷昭当选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这是组织的培养、同志们的团结拼搏及万千农业科技工作者贡献与共同努力的结果。荣廷昭从1984年起正式担任研究生导师,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他常教导学生做科研一定要诚实守信,少说多做,多实践才能出成果。今年是“川农大精神”正式命名20周年,他用朴实的话语道出“川农大精神”内核,“川农大精神”就是“干的精神”,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干,怎样干的问题,事业是“干出来的”。他还向学生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自己多年来能兼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项工作,离不开玉米研究所的团队分工与合作。

如今,快满85岁的荣廷昭仍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科研一线,除了在校内育种基地工作外,还坚持每年前往云南西双版纳南繁基地从事育种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为了加速玉米新品种选育,他不顾条件恶劣,在交通差、经费少、设备落后、居住不便等情况下,身体力行,任劳任怨,建立学校玉米南繁基地。从基地的选址、考察、建立、搬迁及开展实验等,他皆亲力亲为,足迹从海南、广西,再到云南。40多年来,他在南繁基地的工作从未懈怠,甚至牺牲了大量节假日及春节时间。

荣廷昭不忘感恩、执着科研、认真工作、关爱后辈,是实实在在“川农大精神”的体现,更是充分践行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农业科技者拳拳爱国之心。

 

 



Copyright © 2016 四川农业大学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0835-2882932;028-86293129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老校区艺术楼二楼档案馆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501。